上海關于公共場所的預防性消毒規范及操作方法
為進一步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,根據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要求及實際情況,上海聚星檢測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一般環境公共場所的預防性消毒
按照《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》第二條規定的所有場所,包括餐館、飯店;商務樓、辦公樓、商場;體育場館、文化娛樂場所;洗浴、理發、美容場所;醫院,候診室、候車(機、船)室、公共交通工具等。公共場所具有人流量大、人員來源復雜、密切接觸可能性大等特點,規范公共場所環境的清潔及預防性消毒處置措施,同時加大健康宣教,多管齊下,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型冠狀病毒在公共場所傳播的風險。
(一)消毒原則
1. 公共場所的預防性措施應以清潔為主,應保持空氣流通,內、外環境定時進行清潔衛生,及時清理垃圾。
2.對于未封閉、通風較好的非流行區公共場所,日常應注意保持通風良好,保持好環境衛生,不需專門針對疫情開展消毒工作,做好個人防護即可。
3.對于流行區的公共場所除加強通風,保持好環境衛生外,需對重點部位以及人員活動頻繁的室內地面、物體表面進行消毒處理。
4.在特定時間使用化學消毒劑進行全方位整體消毒處理。
5. 如確定公共場所為疫點,應按照疫點消毒的程序進行消毒處理。
二、終末端特定環境加強消毒
1.空氣
應注意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每日通風2~3 次,每次不少于30min。有條件的可采用排風扇等機械通風措施。
進行空氣消毒時,應先關閉門窗,在房屋密閉后使用1%-3%過氧化氫或500mg/L 二氧化氯消毒液,按20mL/m3進行氣溶膠噴霧,作用1 小時。房間面積如按20m2面積,室內層高2.5m計算,大約需要使用上述消毒液1L來進行房間空氣消毒。
2.地面、墻壁
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,應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。無肉眼可見污染物時,可用有效氯(溴)2000mg/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。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灑一次,噴藥量為100mL/m2-300mL/m2,待室內消毒完畢后,再由內向外重復噴灑一次。消毒時間應不少于30min。
房間面積如按20㎡面積計算,大約需要使用2000mg/L含氯(溴)消毒液2L~6L進行房間地面墻面的噴灑消毒。
3.常見物體表面
桌椅、臺面、收銀臺、水龍頭、辦公家具、門把手、電梯按鈕、樓梯、扶手、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,應當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。無肉眼可見污染物時,可用有效氯2000mg/L 含氯消毒液進行浸泡、噴灑或擦拭消毒,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。要求消毒液噴灑環境物體表面完全覆蓋、均勻、濕潤。車輛表面消毒,可按照環境物體表面消毒實施。
4.衛生間
廁所門把手、水龍頭、淋浴房龍頭等手經常接觸的部位,便池及周邊可用2000mg/L 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,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。
使用過的毛巾、浴巾等,噴灑消毒液至完全濕潤。
加強對盥洗室馬桶、淋浴房地漏、臺盆等重點環節的消毒。直接將消毒液傾倒入馬桶、淋浴房/浴缸地漏、臺盆。每個部位,建議傾倒2000mg/L含氯消毒液2L。
5.茶水間
常規表面可用有效氯2000mg/L 含氯消毒液進行浸泡、噴灑或擦拭消毒,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,要求消毒液噴灑環境物體表面完全覆蓋、均勻、濕潤。
加強對水龍頭、水斗、儲物柜、微波爐、冰箱、飲水機等重點部位與設施的消毒,可用有效氯2000mg/L含氯消毒液或酒精進行擦拭消毒,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。
(二)消毒操作方法
1.空間消毒
室內空間環境整體消毒:盡量采取自然通風或安裝排氣扇等機械通風方式,保持室內的通風換氣,以確保空氣流通、衛生。對于密閉且人員頻繁流動的辦公場所,有必要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,處理應在無人的條件下,對密閉室內采用1%-3%過氧化氫消毒劑原液進行空間環境噴霧消毒,密閉30分鐘。
2. 物表消毒
對于公共區域、辦公區域,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,容易造成交叉接觸的表面,如門把手、電話機把、打印機按鍵、會議室桌椅、門禁開關等不限于以上物體表面,用浸泡消毒劑后的毛巾進行擦拭。
三、 專用霧化消毒設備
四、消毒產品介紹
選用的消毒劑及消毒器械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定,均需經衛生安全評價備案,并在產品有效期內使用;應妥善保存保管消毒用品,并應明確標識,避免誤食誤用。
服務區域: 上海地區為主,及附近城市。
服務項目:
1)公共場所的預防性消毒
2)終末端特定環境加強消毒
服務頻率:
以甲方的要求對消毒區域提供一次性消毒服務。
將盡可能對客戶方提出的若干重要地點予以特別的關注,必要時專門安排額外的服務,特別針對這些重要地點進行仔細檢查,及時充分地預防這些重要地點。
服務步驟及內容:
1.與甲方相關接口人約定好作業時間;
2.消毒人員操作時應戴口罩、帽子、乳膠手套,必要時應戴防護眼鏡、穿隔離衣和膠鞋等,做好個人防護。
3.消毒處理前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消毒范圍、對象,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劑,并按照方案要求配制消毒劑,達到消毒要求的濃度和時間。
4.選用的消毒劑及消毒器械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定,均需經衛生安全評價備
案,并在產品有效期內使用;應妥善保存保管消毒用品,并應明確標識,避免誤食誤用。
預防性消毒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項
1. 在進行消毒前要對各類暴露食品加蓋加罩。
2. 將未加工的生食(蔬果等)暫放入冰箱、塑料袋或紙盒內。
3. 盛放食品的容器需蓋好。
4. 容易褪色掉色的棉紡織品、羊毛織品等放入密閉容器或拿離現場。
5. 各類設備無須遮蓋,消毒結束后用清水擦拭即可。
6. 空氣消毒時需關閉通往室外門窗、空調、電風扇等通風設施。消毒作用時間為60分鐘,待消毒作用時間結束后需開窗通風。
7. 消毒作用時間結束后,配合使用清水對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,對地面進行拖拭,去除消毒液殘留。
8. 實施消毒時非作業人員需撤離現場。消毒作用時間結束后,開窗通風15分鐘即無不適氣味,可恢復或開始正常工作。
9. 圖書、檔案資料、字畫等紙質資料豎排放置于文件柜、或箱內。
10. 實驗樣本、標本需收納放置于密閉容器內,或使用塑料膜包裝放置。
11. 金屬實驗器材、精密儀器等需進行遮蓋處理。
12. 消毒完成后,配合在消毒記錄單上簽字確認。